top of page
藍山2.png
地圖08172018.jpg
  • 打狗金刀比羅神社遺址 

 

打狗金刀比羅神社主祀大物主神、崇德天皇,1910年9月間從讚岐(今四國香川縣)金刀比羅宮分靈而來,1912年2月營建,社址坐落山下町亦即打狗公園的最北側。1920年打狗改稱高雄,獲准合祀能久親王並改稱社號為打狗神社,同年12月再改稱高雄神社。1929年4月,高雄神社遷建至今日忠烈祠,原址用途不明,今為海巡總隊的管轄地。

 

  • 金光教佈道所遺址 

 

金光教是日本幕末從神道教以庶民為主所游離出來的神道新興宗教,屬於神道十三派之一,本部在日本岡山縣淺口市。1902年金光教大阪教會來臺布教,1912年7月臺北教會長永井銀之助奉派至打狗布教,1915年1月打狗教會所落成啟用。戰後,教會所成為軍管區而逐漸崩壞。1970年代末被闢建為立人臺盛羽球場。

 

  • 法興禪寺(兒玉壽像遺址)

 

法興禪寺竣工於1976年,創建人為陳泉恩居士,屬佛教臨濟宗。其坐落地點又稱壽山大平臺,乃1914年間打狗金刀比羅神社闢建的擴建預定地,後來因經費不足而放棄。這個地點,本多靜六認為是最能彰顯高雄都市計畫景觀端景的地方,因此1925年曾豎立臺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的壽像。戰後,在去日本化的過程中,原紀念銅像已不知去向,基座則被拆解安裝在海青工商學校校園內。

 

  • 雄獅廣場

 

    雄獅廣場由高雄市國際獅子會建於1979年,範圍從小瀑布至原杉本音吉紀念碑,以及介於萬壽路與興國路之間的林地,面積頗為廣大。這處廣場有涼亭、展望臺、雄獅露天音樂廣場、壽山獅子會花園、羽毛球場、幼獅樂園、頑皮天國、小瀑布等。

 

  • 杉本音吉紀念碑遺址

 

    杉本音吉,大阪府人,1896年來臺並在安平創設大阪組,1910年由安平遷居高雄。1921年,大阪組併入臺灣運輸株式會社,他被推擔任常務董事。1928年2月11日病逝。他生前不僅是高雄市社會領袖,更長期投入社會公益,特別是公共消防安全。為了紀念他對高雄市的貢獻,1931年高雄消防組長東本定楠申請設置紀念碑獲准,1932年9月11日舉行揭碑。戰後,紀念碑被拆除,原址被改建為中式涼亭,僅剩駁坎、石階梯和石砌矮欄。

 

  • 淨水池與量水器室

 

    1913年12月打狗水道全面供應自來水,淨水池和量水器室皆為坐落打狗山山腹的給水場設施。這座緊鄰街區的大儲水池,尤能體現現代人對於衛生飲水的生活渴望。當1914年打狗公園創建時,淨水池成為公園的核心位置。戰後,壽山高度軍事管制時期,也因淨水池此一民生設施,才能保有一隅的公園綠地。

 

  • 大碉堡

 

    創建年代不詳,不過可確定是,這棟建築物是戰後戒嚴時期所興建。所在位置是日本公園之父本多靜六認為壽山最佳眺望點之一。日治時期,諸多拍攝高雄港市景觀的繪葉書皆在此取景。戰後,這裡卻變成軍事碉堡,頗令人玩味。

 

  • 觀音亭

 

    觀音亭位於忠烈祠前方下的坡地平臺,原址是1961年市政府修建壽山公園時的觀景臺,後來被改建為觀音亭。觀音亭緣起亭內所供奉一塊刻著「南無阿彌陀佛」的石碑,該石碑其實是日治時期壽山公園山腳下西本願寺的遺構物,1961年間被一位黃先生於整地時發現,輾轉被李平風安置於現址供奉。這裡眺望視野非常好,信徒咸稱是欣賞跨年煙火的秘境。

 

  • 忠烈祠

 

    1948年7月高雄市政府將高雄神社改設為忠烈祠,奉祀革命先烈暨抗日勦匪英靈。當時大體沿用高雄神社既有主要建築,如拜殿、中殿和本殿,只是將鳥居改為中式望柱牌樓。1973年2月,王玉雲當選高雄市長,全面改建,1976年2月落成啟用。忠烈祠每年定期舉行春秋兩次祭典,參與儀式人員有官員、軍人和遺眷。這裡是本多靜六認為壽山公園內遠眺高雄港市景觀的最佳地點。

 

  •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

 

    管理處於2011年12月6日成立,目前所在地於日治時期原擬設置人工小瀑布,戰後卻變成壽崗營區。營區於1956年以前即已出現,歸屬陸軍第101師管轄,主要負責前送新兵至金門、澎湖。1986年負責海軍陸戰隊的後備教育召集,1988年被編入空降預備第一師。1989年第101師在衛武營解編。之後,壽崗營區轉由南部後備司令部經補組負責。如今成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行政園區。

 

  • 合志羽球場

 

    合志羽球場所在區域,原為1900年新鋼定吉為鐵道部鑿取鋪設鐵路路軌用石的採石場,後來被劃為打狗公園用地種植林木進行綠化。戰後,同樣被劃為軍事管制區,為軍方放置大砲的場地,後來撤除。1970年一批愛好羽球者申請闢建為羽球場,1972年完成,乃壽山公園內規模最大的球場。

 

  • 洋人墓園

 

    所在地是1864年間英國駐臺副領事郇和(Robert Swinhoe)向孫可觀購得,原是郇和計畫興建領事館的地方。不過,1867年英國駐中國公使阿禮國(Rutherford Alcock)來打狗視察後,他表示這塊土地「非常適合做為墓地」。於是,郇和的計畫被擱置。當1870年間打狗外國人社群向代理領事有雅芝(Archer Rotch Hewlett)提請在此設置墓園時,遂即同意。1871年4月正式啟用。在36位墓主中,以英國領事霍必瀾的妻子霍瑪莉(Mary Warren )、打狗稅關代理稅務司司登德(George Carter Stent),以及英國長老教會牧師李庥 (Hugh Ritchie)等,較為有名。

 

  • 百勝將軍廟

 

    1960年代初期,這一帶有民眾飼養食用蝸牛,後來在此建屋自住,開挖土地時發現一些無主骨骸,隨後於附近立了小祠奉祀。當時,這裡還是軍管區,軍方不時來拆除。約於1967年間,某次拆除行動後,執行士兵生病,才默許留下。後來,在登山街12巷的嘉應壇協力下正式建廟,並由該壇江山祖命名為「百姓公」,最終改定為「百勝將軍」,原因據說是來自當初曾發現一座將軍墓而來。

 

  • 西囯第一番碑

 

    「西囯第一番」石碑於2010年出土,所在位置是建於1917年4月間的真言宗高野山打狗布教所。立碑者叫本田良太郎,日治時期是一位住在新濱町二丁目的材木商,原籍和歌縣。巧合的是,和歌縣熊野那智大社的山門也立著「西囯第一番札所」的石碑。不僅如此,「西囯第一番札所」是「西囯三十三所」巡礼的第一所,該巡礼是一種觀音靈場的信仰,而「西囯第一番」碑正面雕刻「聖如意輪觀音」,意味著其核心是一種觀音信仰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