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現地製作藝術創作團隊

garyground_0006_白山-拷貝-5.png
Search
Writer's pictureJ U N E

《徒步與徒手》莊雅雯

Updated: Aug 13, 2018



  地球上為何有山脈?是因為板塊間相互的碰撞擠壓,亦即,有板塊運動的星球,才會存在著山脈。……六百萬年前,位於菲律賓海板塊上的海岸山脈,像推土機一樣,將歐亞板塊邊緣的地殼逐漸向上向西推擠,形成一座聳立在海棚邊緣上的造山島嶼—臺灣。

陳文山(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)



  從地質史看打狗公園,一億年前後的世界,地理層次與文明層次如何交疊而成現今的壽山樣貌(打狗公園所在地)?六百萬年前的蓬萊造山運動,海洋與大陸板塊交接形成地盤運動,造就獨特的造山島嶼—臺灣,不到二百公里寬的島嶼拔地而起成為中央山脈,形成將近四千公尺的東亞第一高峰—玉山。臺灣島在極短距離中築起高聳的山脈,是地球上少有的景觀,其地質作用形塑臺灣獨特的島嶼景觀與豐富生態。


  打狗公園所在地—壽山,屬於臺灣島嶼造山運動晚期,恆春半島約一百多萬年前開始造山,地盤運動威力不大,所以山就不那麼高。壽山一帶曾是「陸化的半島」,海中島嶼包含了台南台地、壽山及半屏山(李文環,2018),因地盤運動拔地而起的壽山半島陸化後,海裡的珊瑚礁經地質變動形成「高位珊瑚礁」,一種特殊的山林生態系,可在其間發現珊瑚、貝類等的遺骸。「從一顆岩石的形成,歷經千百萬年漫長時間,每顆岩石在形成過程中,都悄悄地記錄下臺灣這塊土地的變化,……沉積岩透露出臺灣是在海底形成的;火成岩告訴我們,臺灣也曾有火山爆發的歷史;變質岩則是造山運動的最佳見證。」(陳文山,2017)


  十七世紀以後,荷蘭人及漢人相繼登陸臺灣,人為的拓荒開墾逐漸改變壽山的自然山貌,歷經荷蘭人以陸制海,將港口、島礁與山脈當成山海屏障;十九世紀初,清代的石灰、柴薪及木板資源開採;日治時期的都市計劃管理,壽山成為環境管理和象徵,進行「打狗山造林」養護景觀,打狗公園成為全台首座淺山作為都會公園、亦是高雄第一座公園,體現當時理想的都市與自然共存型態。壽山的淺山優勢,直到現在仍為都市開發、居民互動、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多重面貌。


從六百萬年前的蓬萊造山運動,到近代的「人為造山」運動,打狗公園之於壽山,如同地質演化的縮影,一顆珊瑚礁石灰岩見証打狗公園與壽山的演變,歷經了自然與人為、海陸連結對山貌的影響。本計畫將以徒步健行方式,由低處(登山街35號)向高處(珊瑚礁洞)上升,並以山林健行的「進山-淨山-敬山」形式,「進山」壽山與打狗公園地質認識、沿路步道「淨山」、結束山行的「敬山」感謝,向自然致意。


《徒步與徒手:地質健行與淨山運動》


一、靜態展示:計畫說明、地質圖表、健行路線圖

二、動態導覽:地質健行與淨山運動,預計週六下午16:00-16:40,每月一場

  「進山」壽山與打狗公園地質認識

  「淨山」沿路山林步道撿拾垃圾(提供輕便的清潔器具)

  「敬山」結束山行的感謝(終點:涼亭提供奉茶)

三、路線規劃:登山街35號壽山岩場(珊瑚礁洞)石橋涼亭

四、製作方式:木板+卡點西德輸出文字

五、預算:3000元

1.木板

2.卡點西德輸出文字

3.奉茶茶桶、茶葉

七、合作單位:壽山國家自然公園(向導覽老師請益地質項目)

八、參考文獻:《億萬年尺度的台灣: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》

(林書帆、諶淑婷、陳泳翰、邱彥瑜、莊瑞琳、王梵、雷翔宇,2017,衛城出版)

九、路線示意圖:登山街35號壽山岩場

33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